top of page
搜尋

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利弊

ree

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自試行以來,已成為協助長者居家安老的重要政策工具。該計劃以靈活且個性化的方式滿足不同長者的需求,並在經濟上為家庭提供實質支援。然而,任何政策都並非完美,社區券雖有明顯優點,但在實施過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不足與挑戰。以下將從優點與缺點兩方面進行全面分析。


優點:靈活與經濟的雙重保障

  1. 靈活服務選擇

    • 社區券最大的特點是賦予長者服務選擇權,打破了傳統資助服務「一刀切」的局限。長者可根據自身需求,自由選擇認可服務單位提供的各類社區照顧服務,如日間護理中心、家居護理、膳食派送等。

    • 長者還可隨著健康狀況的變化,靈活調整服務內容或更換服務提供者。

  2. 促進居家安老

    • 社區券支援長者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獲得照顧,減少提早入住安老院舍的需求。對家庭照顧者而言,社區券提供的支援亦能減輕他們的壓力,提升長者的生活質量。

  3. 經濟資助

    • 社區券採用共同付款模式,政府資助比例高達60%至95%,大大減輕長者家庭的財務負擔。

    • 例如,低收入長者每月服務費用可能僅需自付數百元,其餘部分由政府承擔。

  4. 推動服務供應創新

    • 社區券引入市場競爭,促進服務質素提升。不同服務提供者的參與,也使得長者享有更多元化的選擇。


缺點:實施中的挑戰

  1. 服務名額不足

    • 雖然近年來社區券名額有所增加,但需求依然殷切。部分地區(如元朗、沙田等)的服務供應不足,導致長者需要長時間輪候,甚至面臨「有券無服務」的情況。

  2. 資訊不足

    • 在計劃初期,不少長者及其家屬對計劃內容缺乏了解,錯過使用機會。儘管社署近年已加強宣傳,但對長者而言,選擇及協調服務仍有一定難度。

  3. 服務質素參差

    • 部分私營機構為追求利潤,可能出現服務質素不達標的情況,甚至發生欺詐公帑的醜聞,對長者造成影響。

  4. 經濟審查爭議

    • 經濟審查要求申報家庭收入,可能加重家庭壓力,部分長者因不願申報收入而被劃分至最高自付比例。


小結

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在協助長者居家安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但其實施過程中的挑戰不可忽視。未來,政府應進一步擴大服務名額,提升宣傳力度,並加強對服務質素的監管,以確保計劃真正惠及有需要的長者。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