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社區券恆常化兩年回顧:成效、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

ree

    自2023年9月1日正式恆常化以來,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已運行了超過兩年。從最初的試驗計劃到現在成為安老政策的常規部分,這項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,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。讓我們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。


顯著成效

  • 提升服務可及性:計劃成功為數以萬計的長者提供了傳統服務以外的另一個選擇,特別是對於那些不願或不適合入住院舍的長者,社區券填補了服務空白。

  • 促進服務多元化: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激發了服務創新。如今,長者可以購買到從專業復康治療到樂齡科技租賃等各類服務,遠比十年前豐富。

  • 高使用者滿意度:根據社署過往的評估報告,使用者對計劃的靈活性和服務質素普遍給予正面評價,認為計劃有效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和自理能力。


面臨的挑戰

  • 服務單位質素參差:雖然有社署監管,但超過300間服務單位的質素難免有差異。如何確保所有機構都能提供高標準服務,是一大挑戰。

  • 資訊透明度不足:部分長者和家人反映,在選擇服務單位時感到資訊混亂,難以比較。需要加強資訊發放和公眾教育。

  • 人手短缺問題:整個安老行業都面臨護理和復康專業人員短缺的問題,這也限制了社區券服務的供應量和質素。


未來發展方向

      展望未來,社區券計劃可以從以下方面繼續優化:

  • 加強質素監管:建立更清晰的服務質素評級系統,讓使用者一目了然。

  • 整合資訊平台:優化「長者服務券資訊系統」(VISE),提供更全面的機構比較功能和用家評價。

  • 鼓勵人才入行:與培訓機構合作,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社區照顧行業,並為現職人員提供更多在職培訓,例如引入更多像櫻楹軒那樣由專業治療師主導的模式。


    社區券恆常化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但並非終點。持續的檢討、優化和創新,才能讓這項優秀的政策更好地服務香港的長者。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